北京 [切換城市]
近一陣子,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省級最具魅力鄉村旅游點——長江漁村,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里,用16種植物配色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。從空中俯瞰,“龍袍”做得十分逼真,無論尺寸還是其上面的龍、如意等圖案,看起來都頗為震撼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帶動了當地鄉村游經濟發展。近日,有游客發現,巨型“龍袍”倒看竟酷似一幅巨型頭像。
游客
“龍袍”倒看竟然像“皇上”
麥田里的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,帶動當地鄉村游經濟發展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這一片也迅速成為當地一處鄉村旅游的景點。“你們仔細看,這太有趣了,如果倒著看,農田里的巨型‘龍袍’圖案酷似一幅巨型惟妙惟肖的頭像!”有細心的游客驚呼著。
游客們說,隨著氣溫轉暖,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長江漁村這片金色油菜花海中,由當地農民在田野內“編織”的“龍袍”圖案清晰可見,巨型“龍袍”倒看酷似“皇上”頭像,在田野間金黃畫卷映入眼簾,從空中鳥瞰造型逼真,雄偉壯觀,吸引人們踏青游玩,品味春意,真是太有趣、太有創意了,可以說妙趣橫生。
情況果真如此嗎?帶著好奇,昨天上午,南京晨報記者再一次來到麥田“龍袍”現場進行探訪。不少游客聽明記者來意后,對照圖案后也連呼,“真的太像了,不仔細看不知道,倒過來一看確實如此,農田里的巨型‘龍袍’圖案真酷似一幅頭像”。
圖案倒過來看,只見“龍袍”下方,左右兩側行龍,猶如頭像人臉的兩只眼睛和眉毛,“龍袍”胸部正中央鑲嵌著一顆耀眼的“寶石”,如鼻梁骨一般,“龍袍”前胸繡著的龍的形狀,儼如上下口鼻所描繪的圖案。更惟妙惟肖的是,“龍袍”最下方以綠色苗木做的章紋,倒過來看像人的頭發往上梳理,有一種怒發沖冠的樣子,甚至連“龍袍”領口圓形圖案,也很像人體胸部衣服的領口。兩肩繡著深色圖案,也與人體兩肩部吻合,整個“龍袍”倒過來看確實酷似一幅“皇上”頭像。
回應
倒看似“皇上”僅僅是巧合
“是的,是的,已不止一個游客這樣說了,好多游客看過后都有同感,我們也發現了這一妙趣圖案,圖案倒過來看確實很逼真,這僅僅是一種巧合。”提起“龍袍”圖案倒過來看酷似“皇上”頭像的情況,六合區龍袍街道長江漁村楊坤支書介紹說,圖案倒過來看頭像很逼真,這僅僅是一種巧合,當初在設計時沒有預先這樣考慮,更沒有這種創意,完全是一種巧合。
楊坤支書說,龍袍街道長江社區緊挨長江邊,是江蘇省級最具魅力鄉村旅游景點之一,他們街道和社區為了打造特色旅游景點,在不破壞生態水系、不影響生態環境、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前提下,聘請旅游專家來幫助論證規劃,并請設計專家專門為這片100多畝的麥田設計出“龍袍”圖案。
有了創意后,首先要尋找一塊適合展現“龍袍”圖案的麥田,其總面積要達到100畝,并且這100畝麥田中央要有80畝的油菜田。另外,在“龍袍”圖案的四周至少還要留出50畝以上清一色的麥田,以達到襯托“龍袍”的視覺效果。當然,繡有“龍袍”圖案的百畝麥田必須是連片地塊,而且要求這百畝麥田必須平整,沒有其他雜物和樹苗。
16種植物配色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后,曾飽受來自各方的爭議,現在回過頭看這個創意可以說基本成功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尤其是清明節期間,每天前來旅游的游客都在三四千人以上,周邊農家樂也一下子火起來了,實實在在地帶動當地鄉村游經濟的發展。
據了解,這件繡好的“龍袍”在麥田里能保留三個月左右。如果當地政府想繼續保留這個景點,也不費事,麥子和油菜收割結束后,將現場的苗木保留好,每年這個時候原地再種上麥子和油菜,“龍袍”的圖案就會重現,一直這么保留下去。記者在麥田周圍看到,當地街道為了方便游客在高空中觀賞到最佳“龍袍”效果,還在麥田附近搭建了幾個十多米高的空中觀景臺。4月份中旬游客就可以來這里大飽眼福了。
繼“龍袍”麥田后 造型各異的稻草人來了
南京市六合區龍袍街道在小麥田里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后,近日,當地政府又在“龍袍”旁邊的小麥田里推出了一個個造型不同的稻草人和動物卡通,近百個稻草人和動物卡通與“龍袍”為伴,造型奇特、姿態各異,就像是佇立在田園中的快樂精靈在悄悄地講故事。站在田中的“稻草人”基本上都是按勞動時的形態來扎制的,貼近生活,不少游客還興奮地和“稻草人”合影留念。
近一陣子,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省級最具魅力鄉村旅游點——長江漁村,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里,用16種植物配色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。從空中俯瞰,“龍袍”做得十分逼真,無論尺寸還是其上面的龍、如意等圖案,看起來都頗為震撼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帶動了當地鄉村游經濟發展。近日,有游客發現,巨型“龍袍”倒看竟酷似一幅巨型頭像。
游客
“龍袍”倒看竟然像“皇上”
麥田里的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,帶動當地鄉村游經濟發展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這一片也迅速成為當地一處鄉村旅游的景點。“你們仔細看,這太有趣了,如果倒著看,農田里的巨型‘龍袍’圖案酷似一幅巨型惟妙惟肖的頭像!”有細心的游客驚呼著。
游客們說,隨著氣溫轉暖,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長江漁村這片金色油菜花海中,由當地農民在田野內“編織”的“龍袍”圖案清晰可見,巨型“龍袍”倒看酷似“皇上”頭像,在田野間金黃畫卷映入眼簾,從空中鳥瞰造型逼真,雄偉壯觀,吸引人們踏青游玩,品味春意,真是太有趣、太有創意了,可以說妙趣橫生。
情況果真如此嗎?帶著好奇,昨天上午,南京晨報記者再一次來到麥田“龍袍”現場進行探訪。不少游客聽明記者來意后,對照圖案后也連呼,“真的太像了,不仔細看不知道,倒過來一看確實如此,農田里的巨型‘龍袍’圖案真酷似一幅頭像”。
圖案倒過來看,只見“龍袍”下方,左右兩側行龍,猶如頭像人臉的兩只眼睛和眉毛,“龍袍”胸部正中央鑲嵌著一顆耀眼的“寶石”,如鼻梁骨一般,“龍袍”前胸繡著的龍的形狀,儼如上下口鼻所描繪的圖案。更惟妙惟肖的是,“龍袍”最下方以綠色苗木做的章紋,倒過來看像人的頭發往上梳理,有一種怒發沖冠的樣子,甚至連“龍袍”領口圓形圖案,也很像人體胸部衣服的領口。兩肩繡著深色圖案,也與人體兩肩部吻合,整個“龍袍”倒過來看確實酷似一幅“皇上”頭像。
回應
倒看似“皇上”僅僅是巧合
“是的,是的,已不止一個游客這樣說了,好多游客看過后都有同感,我們也發現了這一妙趣圖案,圖案倒過來看確實很逼真,這僅僅是一種巧合。”提起“龍袍”圖案倒過來看酷似“皇上”頭像的情況,六合區龍袍街道長江漁村楊坤支書介紹說,圖案倒過來看頭像很逼真,這僅僅是一種巧合,當初在設計時沒有預先這樣考慮,更沒有這種創意,完全是一種巧合。
楊坤支書說,龍袍街道長江社區緊挨長江邊,是江蘇省級最具魅力鄉村旅游景點之一,他們街道和社區為了打造特色旅游景點,在不破壞生態水系、不影響生態環境、不影響農作物生長的前提下,聘請旅游專家來幫助論證規劃,并請設計專家專門為這片100多畝的麥田設計出“龍袍”圖案。
有了創意后,首先要尋找一塊適合展現“龍袍”圖案的麥田,其總面積要達到100畝,并且這100畝麥田中央要有80畝的油菜田。另外,在“龍袍”圖案的四周至少還要留出50畝以上清一色的麥田,以達到襯托“龍袍”的視覺效果。當然,繡有“龍袍”圖案的百畝麥田必須是連片地塊,而且要求這百畝麥田必須平整,沒有其他雜物和樹苗。
16種植物配色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后,曾飽受來自各方的爭議,現在回過頭看這個創意可以說基本成功,每天吸引著成百上千的游客前往旅游觀賞,尤其是清明節期間,每天前來旅游的游客都在三四千人以上,周邊農家樂也一下子火起來了,實實在在地帶動當地鄉村游經濟的發展。
據了解,這件繡好的“龍袍”在麥田里能保留三個月左右。如果當地政府想繼續保留這個景點,也不費事,麥子和油菜收割結束后,將現場的苗木保留好,每年這個時候原地再種上麥子和油菜,“龍袍”的圖案就會重現,一直這么保留下去。記者在麥田周圍看到,當地街道為了方便游客在高空中觀賞到最佳“龍袍”效果,還在麥田附近搭建了幾個十多米高的空中觀景臺。4月份中旬游客就可以來這里大飽眼福了。
繼“龍袍”麥田后 造型各異的稻草人來了
南京市六合區龍袍街道在小麥田里種出“龍袍”和“雙龍戲珠”圖案后,近日,當地政府又在“龍袍”旁邊的小麥田里推出了一個個造型不同的稻草人和動物卡通,近百個稻草人和動物卡通與“龍袍”為伴,造型奇特、姿態各異,就像是佇立在田園中的快樂精靈在悄悄地講故事。站在田中的“稻草人”基本上都是按勞動時的形態來扎制的,貼近生活,不少游客還興奮地和“稻草人”合影留念
旅游出行選擇旅車匯,旅車匯為用戶提供7-55座配駕包車,車輛新。服務好,業務范圍覆蓋全國主要城市。
包車熱線:400-0592-122
官方網站: 4000592122.com
微信公眾號:LCH4000592122
NEWS04-08 | 2016《尋夢牡丹亭》打造撫州文化旅游新標桿04-12 | 2016萬萬想不到 50天后南昌要轟動世界
400-0592-122
微信服務號
福建
189-5010-8464
廣東
159-1735-0572
浙江
137-3841-9579
江蘇
159-5173-7405
直轄市
159-0061-6442
溫馨提示:
您可以通過微信、留言或撥打電話咨詢用車事宜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您的需求!